返回

第二七一章 阴岛(二)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二七一章 阴岛(二) (第2/3页)

出来的盐,就夹杂了许多杂质,纯度比煮出来的要低。

    根据程士烁提供的资料,阴岛应该是有晒盐工艺的,阴岛最后和大6相连,由一个海中孤岛变成一个半岛,就和晒盐有直接的关系,由于晒盐要求在海边建造大量的盐田,结果盐田不断向海边扩张,慢慢将阴岛与大6之间的海峡填平,而阴岛也就和大6连成了一片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只见韩高成引来了一个年龄约在五十多左右的老者,见了秦铮,道:“秦军门,这是盐场的管事,叫做韩玉庆,对这个盐场您有什么事情,尽管问他好了。”

    韩玉庆给秦铮施了一礼,道:“小民见过军门。”

    秦铮点了点头,笑道:“老人家,您今年高寿,在这盐场里干了多少年了?”

    韩玉庆道:“回军门的话,小人今年五十有三了,十五岁就在盐场里干活,一干就是三十八年,从学徒开始做起,挑水、劈柴、烧火、堆灰、淋卤、一步一步做到了主事的。”

    秦铮听了也不禁有些起敬,道:“一干三十八年,真不容易啊。家里还有什么人?老伴还好吗?有几个子女,有孙孑了吗?”

    虽然韩玉庆有些意外,因为阴岛地处偏僻,一般难见大官,县太爷几年都来不了一回,来个典史、书办就是了不得的大官了,而按照韩高成的说秦铮至少也是个提督,可以说这是近百年来,到过阴岛的最大官员。但这样一位大人物,却要比以前见过的典史、书办要随和得多,居然和自己拉起家常来了。但还是老老实实是答道:“小人的老伴就在家里,有两个儿子,都己经成亲几年了,每人都生了一个男娃,现在一个在这盐里干活,另一个出海打渔为业,还一个闺女,前年出嫁,明年就要生娃了。”

    秦铮呵呵笑道:“这么说您也是儿孙满堂啊,真是好福气啊?”

    韩玉庆忙道:“那里、那里,都是托军门大人的福啊。”

    拉了一会儿家常,秦铮这转到正题,道:“像这样的盐场,在这岛上一共有多少个?”

    韩玉庆道:“回禀军门,我们这阴岛产盐己有两千余年,大小盐场有5o余个,我们韩家村就有8个盐场,其他每个村都有盐场,但数量不一,有的村有三五个盐场,有的村只有一个,不过论起规模,可就要数我们这郎君盐场最大,产盐也是最多的。”

    秦铮又道:“你们这个盐场,一天可以出多少盐?”

    韩玉庆道:“我们这盐场一共有112个灶台,不过现在离新年不到两个月了,有不少人到胶州去打年货,再加上今年闹拳匪,来买盐的商人也少,因此现在开工的灶台还不到6o个,一天大约能产盐不到1o石盐,而如果所有的灶台都用上,卤水也能极时供应得上,每天产盐可以达到2o石以上,小人记得最多的一天产盐23石7斗3升。”

    秦铮听了以后,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