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七十三章 长夜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
    第七十三章 长夜 (第3/3页)



    “第三个。”

    李长安确定道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佛光渐熄。

    夜色重新为雾墙泼入浓墨高高连着低垂铅云,四下合拢,将院子挤压得愈发阴暗而逼仄。

    叮。

    短暂的光明溶解了黑雪,镇魂的铃声再度回荡。

    兴许是失去了“主人”操纵,兴许是佛光消解了怨恨,鬼卒们尽皆向着佛像跪伏着,无声无息,一动不动,唯有怪犬们在铃声中挣扎,又被朱砂烫得呜咽哀鸣。

    于是乎。

    庭中只余八道鬼影与李长安一行对峙而立。

    老供奉不知从哪里寻了半截槊杆,撑起残躯,颤颤来到庙前,一双朱笔绘成的假眼对着外头,重重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鬼王当真看得起刘家,剩下些许孤残,也不惜遣用诸位大驾。”

    “目光”落在影子鬼身上。

    “据传,鬼王座下有‘蹑影使者’,能借影藏形,出入于虚无之间,幻化百变,喜掘人心思,能探听世间一切隐秘。”

    影子鬼或说蹑影使者嘻嘻尖笑,连带着周遭的影子如水面荡起道道涟漪。

    可惜旁边的李长安很不知趣,直白地总结:

    “一只吊靴鬼。”

    笑声一滞。

    老供奉已转向一旁重新冒出火花的焦黑人形。

    “窟窿城中有‘炊骨司’,能化人骨骼为火炭,昼夜炙烤,其掌管者唤作‘烟罗使者’。”

    李长安:“一只烧死鬼。”

    火光猛涨。

    老供奉瞧向红男绿女。

    “鬼王手下有‘替身’、‘换死’一对伉俪,俱能惑人神志,教人甘心自戮。”

    道士在佛光下见过他们真容。

    “一只缢鬼,一只水鬼。”

    “有‘猿奴使者’,剑术精妙无双,百年间,未有敌手。”

    李长安记得此僚与飞来山上剑伯的故事。

    “一只妒鬼。”

    “有‘狰狞使者’,为鬼王背负宝座法辇,力大无穷。”

    “一只长鬼。”

    “钩星使者,暗夜攫人。”

    “一只产鬼。”

    “捉魂使者……”

    这位可是道士老熟鬼,打过多次照面了,没待老供奉细说。

    “一只犬鬼。”

    说罢,李长安特意还举起手中鬼脑袋。

    “险些忘了,还有一只狱鬼。”

    若非双目已瞎,只能凭假眼视事,老供奉非得给道士一个大大的白眼不成。然而,对面的八头大鬼面对挑衅,反应也没比老供奉激烈多少,更无一个上前来厮杀,只是默然对峙。

    铃声响了一阵复一阵。

    夜雾浓了几重又几重。

    侵入院墙,几乎吞没了大鬼们的轮廓。

    它们终于有了动作。

    捉魂使者缓缓上前一步,从庙中渗出的微光照出它惨白如骨的面孔。

    声音幽渺而粗粝,仿佛两片干尸在死寂的暗处摩挲。

    “‘解冤仇’冒犯大王,杀我同僚,罪无可赦,刘牧之既然认了这名号,我等灭他满门天经地义,十三家也不能置喙。无尘,你横插一脚已是坏了两家默契。然念你身份特殊,尽可识趣离去,莫再掺和人间俗事,好生作你的风流和尚,伴你的青灯古卷,岂不善哉?”

    “阿弥陀佛。”无尘道,“干汝鸟事。”

    捉魂使者面无怒色,胸腹间响起“空空”的古怪笑声,目光离开和尚,凝视道士许久。

    忽的抽响了皮鞭。

    啪~

    怪犬们如蒙大赦即刻爬起,没有扑向小庙,反是相继跳出院子不见。

    捉魂使者亦退入阴暗处。

    雾气渺渺浮动。

    它们的轮廓连带“空空”声都渐渐隐没。

    不久。

    连铃声也渐渐停了。

    李长安挥剑挑下一点灯芯,屈指弹去,烛火落处,空空如也。

    “走了?”

    仿佛是嘲笑他的侥幸之心。

    叮。

    铃声复起。

    叮~当~当!当!

    响声比先前百倍、千倍的急促、激烈。甚至有铜铃自悬挂处晃落,掉在地上,似离水之鱼剧烈扑腾。

    也在这铃声中,不觉夹杂有咔~咔~骨骼撞击的声响。

    老供奉的脸上霎时抽去所有血色。

    “来了!”

    这个一向沉默得颓丧的老人,此刻竟如女子一般尖叫起来。

    “它来了!”

    无需再问,“它”是何物?

    李长安见得,一副巨大手骨“咔嚓”握住墙头,同样巨大的骷髅头在高高的雾气里现出半个形状。

    那“咔咔”声响,是它的颌骨在不住开阖,是这骷髅在狂笑。

    雾气在迟缓地流淌,愈发浓稠,黑得泛出绿色。不,那根本就不是雾,那是焚尸堆里燃起的浓烟,那似烂棺材里涌出的脓水。

    淤积在墙头上,愈积愈重,愈积愈浓,终于淌下墙垣,无声垂入院中。

    是的。

    无声。

    它落尽院子的一霎,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,不管是铃声,是风声,是远处的虫鸣声,还是庙中的惊惧声,一种难以言喻的冻气先一步涌入庙子,它扼住了喉咙,锁住了心跳,按住了脉搏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。

    李长安脑中只有一个字。

    “魙。”

    “阿弥陀佛。”一声佛唱打破死寂,无尘持无畏印,厉声喝到,“两位,还没到束手就擒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老供奉怔怔眨了两下眼,忽的给了自己一巴掌。

    “是啦,是啦,早就料想到的,临到头何必失态惹人耻笑。”

    他神情莫名,似摆脱了什么,更似抛却了什么,总归是镇定下来,有了勇气望向庙外。

    庭院里,一缕缕一层层的墨绿越来越多越来越近。

    众人好像困在深井里的老鼠,眼睁睁看着井壁流下沥青,却毫无办法,只能绝望地看着它一点点来吞噬自己的生命。

    老供奉忽而问无尘:“那佛光可否抵挡这怪物?”

    “或可支撑几息。”

    熟料。

    老供奉却庆幸道:“够了,足够了。”

    “佛光能抵挡几息,咱们这些苟活之人的血肉、魂魄也够这些怪物咀嚼一阵,足够两位脱围而出。只是……”

    他回头一脸慈爱地看着庙中刘家遗孤,小娃娃看不见也听不着,对当下危难一无所知,夜深了,正睡得香。

    “还请带上我家少主,如此,老朽虽死无憾。”

    老供奉说罢释然一笑,抬头仰望夜空,夜空铅云重重。

    “钱唐万般皆好,可惜时时云深雾重,不得舒展眉目,临死了,也没见着好天气。”

    “此言差矣。”

    大敌当前,李长安仍旧笑得从容。

    甚至振去剑上残血,施施然纳剑归鞘。

    “云若不深,如何孕育风雷?”

    老供奉愕然不解。

    便听得。

    “微妙真空,神霄赵公。”

    老供奉听着空气中忽有细细的“噼啪”声,露裸的皮肤感到细微的刺痛,低头一看,手背上汗毛根根竖立。

    “驱雷掣电,走火行风。”

    一道白光刺入庭院,魙的来势突兀停滞,老供奉慌张抬头,一道璀璨电光仿佛银龙在云中隐现。

    “何神不伏,何鬼敢冲。”

    轰隆。

    雷声并不震耳。因为它尚在云端闷响,并未真正降临凡尘。即便如此,老供奉诧异见得,先前缓缓而来、步步逼近的魙,此时却飞速退散或说逃窜而回。

    “神虎一吠……”

    这句才诵到一半,铃声又开始回响,风又轻轻,雾又渺渺,巨大骷髅已然失了影踪。

    李长安于是扣齿咬断法咒,周身霹雳缓缓消散,余下淡淡焦臭,天上随之收起雷霆,铅铁被被扯散作棉絮,现出朗朗星月。

    老供奉瞠目结舌。

    “这是什么?!”

    他听闻过李长安独闯窟窿城的故事,但消息都是宾客们传出,他们并不晓得道士所赠“寿礼”详情,且传言多有失真,也无怪老供奉此时惊奇。

    李长安眸中尤有丝丝电光残留,他缓缓吁出一口长气。

    “此乃玉清神雷。”

    铃声停了,彻底停了。

    恶鬼退了,真的退了。

    老供奉两腿一软,脸上似哭似笑,跌倒在地。身后,是庙中大伙儿迟来的欢呼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庭院里。

    鬼卒们依旧保持着跪伏的姿态。

    即便是魙与雷霆也没能叫它们变化分毫。

    这些等活鬼常年困于地下,被强迫着彼此厮杀以供恶鬼取乐,魂魄早已千疮百孔、不堪折磨,只是被妖法束缚在残躯上,又含着一口怨愤勉力支撑。

    而今,道士斩了等活使者,无尘化了魂中执着。

    “他们?”

    “解脱了。”

    无尘宣了个佛唱,眉头忧虑未解。

    “窟窿城今夜来势汹汹,既遣鬼使,又驱魙,然两者都未尽全力。虎头蛇尾,恐怕有诈。”

    “和尚心思太多。”

    李长安笑指庙中欢腾。

    “管它是色厉胆薄,还是包藏祸心,咱们保住了无辜,保住了解冤仇,便该庆贺!”

    说着,“啊呀”一声,道士就地一坐。

    浑身疲敝一齐涌起,手软脚软,干脆摊在地上。

    “可惜使尽了气力。”他哈哈道,“不然,好歹再去隔壁借些酒肉。”

    “这有何难?”无尘道,“我去便是。”

    “和尚也会翻墙?”

    “何必翻墙?熬过今夜,他们自会为我们敞开大门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次日。

    天光尚且朦朦,晨钟初初敲响。

    早起的人们愕然见得,刘府正门大开,幸存的男女忙活着搬出具具腐尸,而一颗狰狞鬼首正高高挑在门头。

    一传十,十传百。

    晨钟未尽,钱唐内外所有的有心人已收到了这个消息——名为“解冤仇”的旗帜,熬过了长夜,于绝境之中高高、稳稳立在了刘府这片死地之上。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